MacBook Pro 14 吋及 16 吋新款推出:M1 Pro、M1 Max 專業級晶片登場,MagSafe、HDMI 孔、SDXC 插槽、實體功能鍵正式回歸
Apple 在今天最後發表的新產品,是大家等待已久的 MacBook Pro 專業級新機,而且這次絕不是只有晶片的改款,而是 MacBook Pro 的全機大改款,同時也帶來了兩張全新的專業級性能晶片,現在就跟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的 MacBook Pro 帶來了什麼樣的大升級。
M1 Pro 及 M1 Max:兩張高性能專業級 Apple 晶片的推出
在我們介紹新款的 MacBook Pro 之前,我們先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次 Apple 推出的兩張「高性能」版本的 Apple M1 晶片:M1 Pro 與 M1 Max。
M1 Pro 晶片最高配備了 10 核心 CPU 中央處理器,其中包括了 8 個效能核心與 2 個節能核心,性能與原先的 M1 晶片相比提升了 70% 的處理速度,還有最高 16 核心的 GPU 圖像處理器,在圖像處理的性能比原先 M1 晶片提升了 2 倍,在記憶體頻寬的部分最高可達 200GB/s,是 M1 晶片的 3 倍,而且在記憶體部分最高可以搭配 32GB 的記憶體,而在媒體引擎中還新增了 ProRes 加速器,在低功耗的狀態下仍然可以高速的處理視訊影像工作。
M1 Max 的部分則是基於 M1 Pro 晶片打造且再次提升,最高可以搭配 64GB 記憶體,記憶體頻寬最高可以達到 400GB/s,是 M1 Pro 晶片的兩倍,也是 M1 晶片的 6 倍,在 CPU 部分 M1 Max 與 M1 Pro 一樣搭載了 10 核心的中央處理器,在 GPU 部分則是翻倍提升到了 32 核心的圖像處理器,圖像處理的速度是 M1 晶片的 4 倍,而我們先前所提到的 ProRes 加速器在 M1 Max 則是配備了兩個加速器,視訊處理速度比 M1 Pro 更加提升。
MacBook Pro 新款推出:全新 14 吋規格、M1 Pro/Max 專業晶片,MagSafe、HDMI 孔、SDXC 插槽正式回歸
這次所推出的高階版 MacBook Pro 在外觀上有很大的改變,除了原先就有的 16 吋款式提升到了 16.2 吋之外,也將原先的 13 吋款式提升到了 14.2 吋的螢幕大小,在螢幕的部分頂部邊框縮小了 60%,側邊邊框縮小了 24%,螢幕範圍距離邊框僅有 3.5 mm,不過因為這樣,Apple「經典的瀏海設計」現在也出現在了 MacBook Pro 的產品線上。
而這次在螢幕上也採用了先前在 iPad Pro 12.9 吋上才有採用 mini-LED 的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,在 16 吋的機型上解析度提升到了 3456 × 2234,共有 770 萬像素,而 14 吋機型的解析度則是提升到了 3024 × 1964,共有 590 萬像素,全螢幕持續亮度最高可達 1000 nits,峰值亮度最高可達 1600 nits,還帶來了驚人的 1,000,000:1 對比度。
而且這次 Apple 也將 ProMotion 的螢幕自適應更新率技術帶到了 MacBook Pro 上,最高可以支援到 120Hz 的螢幕更新率,並且可以在系統偏好設定中自行調整。
在 FaceTime 鏡頭的部分提升到了 1080p,具有更大的光圈以及更大個感光元件,畫質比以往提升不少,在低光源的狀況下表現也有 2 倍的提升。
在麥克風的部分這次 MacBook Pro 也有所升級,升級後雜訊將降低 60%,聲音更加清晰,也可以捕捉到更細微的聲音細節。
在揚聲器的部分,這次 MacBook Pro 搭載了全新更加出色的六揚聲器系統,其中包括了兩個大兩倍的高音單體,以及四個更大的振動抑制低音喇叭,低音表現提高了 80%,而且全新的揚聲器系統也支援了「空間音訊」的功能。
MacBook Pro 在整體外觀變得更加的修圓,厚度也比先前的款式薄了一點,不過大家所熟悉的「MagSafe」、「HDMI 孔」及「SDXC 記憶卡插槽」在這次的新款中通通回歸了;在 MagSafe 的部分這次升級到了MagSafe 3,充電速度更快,並且是採用 USB-C to MagSafe 的編織電源線形式,14 吋機型將搭配 96W 的電源轉換器,而 16 吋則是搭配了 140W 的電源轉換器;在 HDMI 恐的部分,這次則是提升到了 HDMI 2.0;全新的 MacBook Pro 上將具有一個 MagSafe 3 插座、三個 Thunderbolt 4 USB-C 連接埠(而且也可以用來充電)、一個 HDMI 2.0 插孔、一個 SDXC 記憶卡插槽以及一個耳機孔,減少了需要使用許多轉接線的機率。
在 M1 Pro 的晶片支援下,MacBook Pro 最多可以連接 2 台的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,如果是 M1 Max 的晶片,則可以連接 3 台的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及一台 4K 電視。
在鍵盤的部分,這次 MacBook Pro 捨棄了原先的 TouchBar 的設計,取而代之的是全尺寸的實體功能鍵,而 Touch ID 的設計也改為了與 iMac M1 版本附上的巧控鍵盤相同的設計,在鍵盤的中間有一個 Touch ID 指紋辨識的圓圈,而且這次在鍵盤範圍的中間不再是與外殼相同顏色的金屬縫隙,而是改為了黑色的設計,鍵盤按鍵的背光顯示將會更加顯眼。
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 MacBook Pro 這次的性能提升,與上一代搭載 Intel Core i9 的 16 吋 MacBook Pro 相比,搭載 M1 Pro 及 M1 Max 的 MacBook Pro 在 CPU 處理速度表現上都提升了 2 倍;而在 GPU 的圖像處理的表現上,與搭載 Radeon Pro 5600M 的前一代 16 吋 MacBook Pro 相比,搭載 M1 Pro 晶片的款式速度提升了 2.5 倍,搭載 M1 Max 的款式則是提升了 4 倍之多;在機器學習的表現上,搭載 M1 Pro 及 M1 Max 的款式則是比先前搭載 Intel Core i9 的款式提升了 5 倍。
如果是以 14 吋的 MacBook Pro 與前一代搭載 Intel Core i7 的 13 吋 MacBook Pro 相比,搭載 M1 Pro 及 M1 Max 的機型在 CPU 處理速度上提升了 3.7 倍;GPU 圖像處理的部分,搭載 M1 Pro 晶片的款式提升了 9 倍,而 M1 Max 款式的機型則是提升了 13 倍之多;機器學習的部分在 M1 Pro 及 M1 Max 的款式上則都是提升了 11 倍的速度。
在視訊記憶體的部分,一般的 PC 電腦目前最高僅有 16GB 的記憶體,不過在新款的 MacBook Pro 上最高可以達到 64GB 的統一記憶體,用來處理極為密集的圖像處理任務也綽綽有餘;新款 MacBook Pro 上具有升級過後的媒體處理引擎,可以讓你在 Final Cut Pro 中同時處理多達 30 條的 4K ProRes 影片或者 7 條 8K 的 ProRes 影片,並且僅靠 MacBook Pro 的電池運行。
在 SSD 的儲存速度上,這次的 MacBook Pro 也有所提升,讀取速度最快可達 7.4GB/s,比上一代的速度提升了 2 倍。
在能效及電池續航部分,MacBook Pro 14 吋的機型可以連續播放影片高達 17 小時,比上一代多出了 7 小時的時間。
MacBook Pro 16 吋的機型則是可以連續播放影片達 21 小時,比上一代多出了 10 小時的時間。
在充電的部分,MacBook Pro 首度具有了快充的功能,充電 50% 僅需要 30 分鐘的時間。
最後來看的是價格的部分,由於這次 MacBook Pro 14 及 16 吋的機型都可以選擇要 M1 Pro 晶片或 M1 Max 晶片的款式,所以我們將用條列式的方式呈現:
- MacBook Pro 14 吋搭配 M1 Pro 晶片(8 核心 CPU 及 14 核心 GPU,512GB SSD)最低售價為 NT$ 59,900
- MacBook Pro 14 吋搭配 M1 Pro 晶片(10 核心 CPU 及 16 核心 GPU,512GB SSD)最低售價為 NT$ 65,900
- MacBook Pro 14 吋搭配 M1 Max 晶片(10 核心 CPU 及 24 核心 GPU,512GB SSD)最低售價為 NT$ 86,900
- MacBook Pro 14 吋搭配 M1 Max 晶片(10 核心 CPU 及 32 核心 GPU,512GB SSD)最低售價為 NT$ 92,900
- MacBook Pro 16 吋搭配 M1 Pro 晶片(10 核心 CPU 及 16 核心 GPU,512GB SSD)最低售價為 NT$ 74,900
- MacBook Pro 16 吋搭配 M1 Max 晶片(10 核心 CPU 及 24 核心 GPU,512GB SSD)最低售價為 NT$ 92,900
- MacBook Pro 16 吋搭配 M1 Max 晶片(10 核心 CPU 及 32 核心 GPU,512GB SSD)最低售價為 NT$ 98,900
2021 新款 MacBook Pro 開賣時間(12/06 更新資訊)
- 預訂時間:2021 年 12 月 6 日
- 開賣時間:2021 年 12 月 11 日
- 預訂最快到貨時間:2021 年 12 月 11 日
- MacBook Pro 14 吋購買連結
- MacBook Pro 16 吋購買連結